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先进陶瓷作为材料领域的重要分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各个前沿产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5 华南国际先进陶瓷展览会将于9月 10 - 12日在深圳福田展馆盛大举行,这场展会承载着推动陶瓷行业迈向新高度的使命,也将为整个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先进陶瓷展览会
展会时间 :2026年3月24-26日
展会地点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展会详询:195 1230 8771 卢经理
据《中国先进陶瓷行业白皮书》预测,2026 年全球先进陶瓷市场规模将突破 2800 亿美元,中国占比达 45%,庞大的市场蛋糕正等待着各方分食 。2026 IACE CHINA 便是企业切入市场、获取精准客户的绝佳契机。
展会精准邀约 65000 + 专业观众,覆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 12 大应用领域。现场还设置了 “一对一商贸配对系统”,基于大数据算法,根据企业产品特性、目标客户画像,快速匹配潜在买家,让参展企业 3 天内触达全年 60% 的潜在客户。曾有一家专注于陶瓷基板研发生产的企业,通过展会商贸配对,结识了来自 5G 通信、汽车电子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当场达成意向订单超千万元,后续合作订单源源不断,借助展会东风,成功打开市场,实现营收翻倍增长 。
在半导体陶瓷专区,京瓷、村田等行业巨头将现场演示 5G 高频介质陶瓷基板的纳米级成型工艺。这种工艺通过原子级别的精准操控,实现陶瓷基板电路线宽从微米级向纳米级的跨越,线宽精度可达 5 纳米 ,使信号传输速率提升 50%,损耗降低 30%,为 5G 乃至 6G 通信芯片的性能突破提供了关键支撑,是 “芯片国产化” 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技术。
新能源陶瓷矩阵区同样亮点十足,宁德时代与松下联合展出的固态电池用氧化锆电解质隔膜,采用全新的溶胶 - 凝胶旋涂工艺制备,厚度仅为 5 微米 ,却能在 1000℃高温下实现高效离子传导。现场将通过模拟电池充放电过程,演示其在高温下的离子传导测试,让观众直观感受这一技术如何解决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之间的矛盾,为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飞跃式提升奠定基础。
德国 voxeljet 带来的陶瓷光固化 3D 打印设备堪称 3D 打印黑科技的代表。该设备运用高精度紫外光投影技术,以 50μm 的精度逐层固化陶瓷浆料,现场制作航空航天用碳化硅陶瓷轴承。这种打印方式不仅能实现传统工艺难以制造的复杂内部结构,还能将生产周期从数周缩短至数天,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零部件快速制造、轻量化设计的严苛需求 。
往届部分知名展商(2025)
制品企业:
原材料企业:
粉体处理设备企业:
成形设备企业:
检测、后处理企业:
技术的创新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实验室里的 “黑科技” 转化为生产线的实际生产力,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落地加速器」展区聚焦先进陶瓷生产全流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设备展区可谓是 “硬核” 满满,日本碍子的 2000℃超高温烧结炉采用先进的感应加热技术,升温速率可达 100℃/min ,能在短时间内将陶瓷材料烧结至理论密度的 99% 以上,解决了高性能陶瓷烧结难题;德国 NETZSCH 的纳米级粉体分散设备则运用超声波与机械搅拌协同技术,可将纳米粉体在溶液中的团聚体打散至 10 纳米以下 ,确保粉体在后续成型工艺中的均匀分布,从源头提升产品质量,这两款设备均为全球首发,有望打破我国在高端陶瓷制造设备领域的 “卡脖子” 困境。
检测技术升级也是展区重点,赛默飞世尔现场演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陶瓷微结构分析。该设备通过对陶瓷样品进行逐层扫描,可在 3 分钟内获取材料内部微观结构信息,并出具详细的材料力学性能报告,包括硬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等关键参数,为产品质量控制与性能优化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绿色制造专区紧扣 “双碳” 政策脉搏,展示陶瓷生产废水零排放技术,通过膜分离与离子交换技术联用,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杂质去除,实现水资源的 100% 循环利用;废瓷再生利用率达 95% 的循环工艺则通过特殊的粉碎、再烧结技术,将废弃陶瓷转化为高性能陶瓷原料,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与资源消耗,助力陶瓷产业绿色转型。
先进陶瓷最终要融入终端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应用场景沉浸馆」通过真实场景还原与互动体验,让观众感受先进陶瓷在不同领域的创新应用。
医疗植入物专区,威高骨科展示的可降解羟基磷灰石陶瓷骨钉,其成分与人体骨骼主要成分相似,在体内可逐渐降解并被新骨组织替代。现场通过模拟人体骨骼环境,演示骨钉与人体骨骼的生物相容性实验,展示其如何促进骨细胞生长、加速骨折愈合,为骨科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消费电子体验区,华为、苹果供应链企业展出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的 “瓷釉渐变” 着色工艺。这种工艺利用特殊的金属离子掺杂与高温烧结技术,使陶瓷背板呈现出如瓷器般温润、渐变的色彩效果,打破了传统手机背板颜色单一的局限,为高端机型外观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氧化锆陶瓷的高硬度、耐磨损特性也提升了手机背板的耐用性。
走进航空航天模拟舱,GE 航空现场展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实景。该材料由碳化硅纤维与碳化硅基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复合而成,在保证高强度、高硬度的同时,实现了 “减重 30%、寿命提升 5 倍” 的性能突破 。通过模拟发动机高温、高压工作环境,揭秘其背后的技术原理,展现先进陶瓷如何助力航空航天领域实现性能飞跃。
同期论坛
往届精彩回顾
展会同期举办的院士论坛堪称 “材料界的思想盛宴”。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廉将亲临现场,解析《耐高温陶瓷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瓶颈与突破》。航空发动机被誉为 “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耐高温陶瓷则是其中关键的热端部件材料。周廉院士将结合自身多年科研经验,深入剖析陶瓷材料在高温、高压、高转速环境下的性能衰退机制,分享团队在材料配方优化、界面强化等方面的最新突破,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提供关键技术思路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宋力昕也将带来《固态电解质陶瓷的界面改性技术及产业化路径》的精彩分享。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成为行业焦点,而固态电解质陶瓷则是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核心材料。宋力昕所长将围绕陶瓷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界面兼容性问题,介绍通过表面修饰、缓冲层设计等技术手段,改善界面离子传输性能的创新成果,并探讨从实验室技术到产业化落地的可行路径 。
更令人期待的是,现场还设置了 “院士问答环节”,开放 50 个企业提问名额。无论是材料研发中的技术难题,还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企业代表都能与院士们面对面交流,获取权威解答,攻克材料研发核心难题,把握行业发展脉搏。
从宏观的产业背景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其产业活力与创新能力举世瞩目。深圳,作为大湾区的科技重镇,工业总产值预计在 2025 年突破 5.2 万亿元。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比亚迪、华为、大疆等行业领军企业构建起千亿级产业集群,它们对先进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先进陶瓷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先进陶瓷的应用正在改变着汽车的性能与效率。氮化硅覆铜基板凭借其优异的导热性和绝缘性,成为提升电机效能的关键材料,帮助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和动力输出上实现突破;在消费电子行业,氧化锆陶瓷凭借其高硬度、耐磨、美观等特性,让手机背板达到 8H 硬度,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感,还增强了防护性能;无人机产业中,陶瓷零部件的应用实现了减重 30% 的性能飞跃,使得无人机的操控性和续航能力大幅提升。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先进陶瓷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
本次展会由深耕华东市场十七年的新之联伊丽斯展览公司主办,该公司是国内最早针对先进陶瓷和粉末冶金领域举办专业展览和会议的机构 。展会还获得了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陶瓷专委会等权威机构的支持,这无疑为展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提供了坚实保障。预计将有超过 300 家参展商齐聚一堂,展会面积达 30000㎡ 如此大规模的展会,将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行业盛宴,让大家在一个集中的空间内,充分领略先进陶瓷行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全产业链展示
从上游的精密陶瓷粉体及原材料,如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等,到中游的陶瓷成型烧结与精加工设备,包括备料、制粉、混合、成型、烧结、干燥、热工、后处理、测量 / 控制、实验设备等,再到下游的各类先进陶瓷产品和零部件,像结构陶瓷、电子陶瓷、高温陶瓷、陶瓷轴承、陶瓷刀具、光学陶瓷、陶瓷膜、陶瓷催化剂载体、生物医用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耐火材料等。
以及陶瓷精密分析与检测仪器,如粉末化学成分分析仪器、粉末物理性能分析仪器、合金性能分析仪器、合金微观组织分析仪器等,展会实现了先进陶瓷全产业链的完整展示这种全产业链的展示模式,不仅方便了参展商全面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先进陶瓷行业的绝佳机会,让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以及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
应用领域拓展
先进陶瓷以其卓越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先进陶瓷的应用为汽车的性能提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陶瓷球凭借其低密度、高硬度、耐摩擦等特性,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的理想材料,不仅满足了电机轴承高转速、低密度、耐磨、绝缘的要求,还能在高温强磁高真空等特殊工况下稳定运行,有效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机的效率 ;陶瓷覆铜基板则凭借其出色的散热性、绝缘性和机械强度,成为 IGBT 模块的关键封装材料,为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助力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和动力输出上实现突破 。
在消费电子领域,氧化锆陶瓷的应用让产品质感与防护性能大幅提升。以手机为例,氧化锆陶瓷制成的手机背板硬度可达 8H,不仅更加坚固耐磨,还具备轻便、不屏蔽信号、散热性好、手感好等优点,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
在医疗领域,生物活性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植入物、牙科修复体等方面,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
先进陶瓷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等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拓展,为各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技术创新趋势
在材料技术方面,氧化物陶瓷不断优化性能,通过精确控制成分和微观结构,在绝缘、耐高温等性能上取得新突破,满足电子、能源等领域对高性能绝缘材料和耐高温部件的严格要求 ;
氮化物陶瓷凭借其优异的耐磨、耐腐蚀、高硬度等特性,在切削刀具、机械密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将朝着进一步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
碳化物陶瓷则以其高硬度、高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半导体、高温结构部件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致力于开发新型碳化物陶瓷材料,以满足高端制造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苛刻要求 。
在工艺技术方面,成型技术不断创新,注射成形技术通过优化模具设计和注射参数,实现了复杂形状陶瓷零部件的高精度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D 打印技术为陶瓷制造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能够制造出具有复杂内部结构和个性化形状的陶瓷制品,满足特殊领域的定制化需求 。
烧结技术也在不断改进,热压烧结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对陶瓷坯体进行烧结,有效提高了陶瓷的致密度和性能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则利用脉冲电流产生的高温和压力,实现了快速烧结,大大缩短了烧结时间,同时提高了材料的性能 。这些技术创新趋势将推动先进陶瓷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各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更加坚实的材料基础。
lucky2131